王健飞 腾讯研究院研究员
史广龙 腾讯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8年两会即将开幕,区块链立法又成了热议的话题。
虽然两会代表和商界巨头都对区块链政策有着十二分的热情,但你可能却并不关心。
因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既不是区块链从业者,也没有参与数字加密货币的投资。那区块链立不立法、怎么立法,又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然而事实是,就算你连听都没听说过区块链,它依然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
就算你不关心区块链,
区块链的风险也会影响到你
要说区块链立法,先要讲讲为什么立法。
区块链的蓬勃发展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区块链带来的风险。
在腾讯研究院2017年6月发布的《后ICO时代: 理性看待金融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与监管底线》(后称《后ICO时代》 作者:史广龙 腾讯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一文中总结了区块链的三大风险,其中有两项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一是影响金融稳定,另一是影响支付系统稳定。
在金融方面,数字加密货币游离在银行系统之外,它只有交换价值,没有使用价值。数字加密货币没有最后贷款人的支持。随着数字加密货币与现实世界联系的增强,可能成为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在支付方面,数字加密货币面临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可能冲击现有支付系统的稳定。
上面两个风险,大众可以理解,但并不关注。虽然他们同样会影响到每一个人,但对于非从业的“普通人”来说,对这种风险的直观感受还是不明显。
然而,区块链及衍生的数字加密货币所带来的一个隐形风险,会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而且我们很难发现,那就是——“可能影响物价“。
在《后ICO时代》一文中提到:
数字加密货币的发行与增长,实质上是增加了货币供应的数量,将影响货币周转速度、现金的使用以及调节货币流动总量机制,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
在现实的物理世界中,我们所使用的“钱”的总量,是由各国的央行进行把控。货币供应量的增减要考虑许多因素,在我们普通人的直观体验层面上,物价的上涨下跌、出国旅游时的利率、银行存款的利息、投资理财的收益,都与货币供应量有关。
数字加密货币的随意发行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货币发行量失控的风险,这样的风险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举一个大家都能看懂但不太准确的例子:
在理想的单一模型里,货币发行量应基本与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增速度看齐,也就是“今天多生产了一个鸡蛋,就多印能买一个鸡蛋的钞票”。
而数字货币不由政府把控,发行者也互不沟通没有统筹随意发行。这意味着“尽管没有多生产鸡蛋,但用来买鸡蛋的钱却多了好多”,这可能会导致货币贬值,而这时就需要用更多的钱才能买到和以前一样的产品。
虽然这样的情况并不一定真的发生,但数字加密货币的滥发会对央行的货币政策产生挑战是一定的。
因此,数字加密货币的泛滥,间接上是对我们每个人,甚至是从未听说过区块链普通人也造成了风险。
这么可怕,为什么不一刀切?
其实,从现状来讲,主流国家对区块链的政策挺像一刀切的。
不过既然我们依然能看到这么多热烈的讨论,那一定是留了不小的口子。为什么要留口子呢?
这是因为区块链作为一项新技术确实有些好处,而这些好处和区块链的风险一样,也同样是会影响到身为普通人的你我。
区块链目前在应用场景上的优势主要是“快”,什么意思呢?不是比现金快,而是指在那些跨越信任区域的交易上快。
现代商品社会我们之所以买东西能这么方便,是因为在一个国家内使用了统一的货币。想象一下在古代,我们要去市场买个东西,要带着黄金或白银去买。而卖家收到这些黄金白银还要想办法验一验是不是真的。
现代货币体系加上防伪技术,让验真(你的钱真的是钱)和共识(你的钱在哪都能花)简化到了一张小小的纸上,这就是我们常用的纸币。
但货币体系和防伪技术的背书源自哪里呢?源自政府的信用。而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货币政策,纸币也长得不一样,交易又回到了既不好验真也不好达成共识水平。
虽然成立于1973年的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通过一套标准大大缩短了跨国间结算所需的时间,但在按秒计算的21世纪看来,速度依然很慢。
回到针对个人的例子,我们现在在国内的银行之间汇款一般立刻(几秒)就能到账,但国际汇款如果通过SWIFT进行,到账时间需要3-5天。
不要小看这3-5天,对于个人来说,汇款不过是几万几十万的小数目。但对于跨国贸易频繁的巨头来说,每天都可能会有上亿的跨国转账被归类为在途资金,这大大降低了跨国间贸易的效率。
区块链的核心,是通过一种算法来保障真实性与共识性。也就是说,一旦大家都认可了某一个算法,那就不需要再每一次交易都经过复杂而冗长的结算流程了,国际间结算也可以变得像商场买东西那样几秒结算完成。
理论上,区块链可以将跨国汇款的到账时间缩短到秒级,并且这一实验已经有了实际进展。为了应对区块链公司带来的挑战,SWIFT自身也在探索通过区块链来缩短这一时间。
SWIFT预计,使用区块链的新平台能够将国际间的银行汇款时间缩短到1天。
究竟该怎么管?
你应该已经发现了,区块链技术现阶段带来的风险和区块链带来的收益其实并不太对等,风险明显大于收益。这也是为什么各个国家目前在对区块链管理上都看起来像是一刀切。
但这个一刀切不是指不让做区块链,而是要把区块链和数字加密货币一刀切开,分开处理。
上文提到的三个风险,基本都是由于数字加密货币导致的,而区块链本身作为一项技术是不会带来经济和金融风险的。
这种切开处理的思路,早在ICO模式尚未成形,山寨币还没有泛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2014年6月29日,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签署《数字货币合法化法案》(简称“AB-129法案”),新法案规定:“虚拟货币不是法定货币,没有政府的信用背书,其账户和价值不受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证券投资者保护公司(SIPC)的保护。”加拿大政府财政部官员也指出加拿大不认可比特币的法币地位,加拿大政府将密切关注加密数字货币的发展。
类似的,欧洲央行认为,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不符合经济或者法律中对于“货币”的定义,它没有同时满足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储存、记账单位这三个条件。但是,加密数字货币可能会对中央银行功能的发挥产生影响。
法国中央银行(Banque de France)也申明加密数字货币并非该国法律承认的法定货币,不可以作为支付手段,它本身存在重大风险,已经成为市场投机、洗钱或者其他非法活动的工具。
几乎所有的监管政策,都只针对数字加密货币而并非区块链。
从中国目前已有的政策来看,区块链和数字加密货币的分开对待趋势也很明显。针对数字加密货币,中国的监管框架源自于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的联合发文(简称“五部委通知”)。
在五部委通知中,一是明确加密数字货币性质,二是隔离正规金融服务,三是强调了要加强平台监管。
五部委通知将比特币定义为商品而非法定货币与其他主要国家一致,通过隔离正规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比特币等非法定数字货币与正规金融活动之间的防火墙。
2017年9月,央行等七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实质上在中国大陆境内取缔了数字加密货币的发行。
与针对数字加密货币的政策不断收紧不同,针对区块链虽然依然没有立法,但“利好”消息却不断传出。
人民日报在两会前夕分别以《三问区块链(经济热点)》、《抓住区块链这个机遇》、《做数字经济领跑者》为标题讨论和赞赏了区块链作为一种技术的先进性。
在《三问区块链》一文中提到:“判断是技术创新还是集资创新的依据其实很清楚,即是否以信任为始,是否通过解决信任问题创造了实际价值。”
以此为方向,下一步的立法监管可能继续向着把“链”和“币”分开的方向发展。这样,也有助于回归区块链的技术本源,让正确的技术用到正确的地方。
下次如果再有朋友和你介绍说他是“做区块链”的,你可别一律拉黑当成骗子了,人家可能是真正的技术大牛。
* 本文主要观点源自《后ICO时代: 理性看待金融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与监管底线》(作者:史广龙 腾讯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
转自微信公众号“腾讯研究院”,公众号ID:cyberlaw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