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聊天机器人正在蓬勃发展,各大科技公司正在抢先占领这块高地。紧随聊天机器人之后的,将会是一个万能机器人的时代,你会看到各种品牌正在逐渐成型。本文作者 PATRICK HUSSEY,原文标题The Rise Of The Omnibots。
一个大胡子男人站在你面前。他身着一袭紧身黑衣,还挂着一条银色的链子。你惊异于这个人居然不是什么催眠师一类的神棍,而是某个大型品牌的创新主管。他正在气热火朝天谈论的话题正是聊天机器人。
看到这儿,你也许不禁叹了一口气。去年他就在谈到聊天机器人,不仅谈,还大谈特谈。即使其他人都对这个话题感到厌烦了,他却乐此不疲,依然在谈。
最近我出席了一次这样的演讲会,面对此情此景,我不得不“屏蔽”他的谈话。这些机器人我都见过——推荐鸡尾酒配方的机器人,跟你谈天的机器人,以及在卖三明治的时候顺便给你讲个笑话的机器人。
我想,这么多机器人了,该够了。
但是我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全然地屏蔽他,因为当这位创新主管展示了一张幻灯片的时候,我坐了起来。
毫不夸张地说,这张幻灯片展示了所有品牌与公众的接触点——App,网络,社交媒体,呼叫中心,商店,他们制作的硬件,甚至连他们的横幅广告也没有落下。
而在它们之中,所有实现接触的都是他口中的聊天机器人,用一个双头箭头表示,覆盖了整个幻灯片。这种机器人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这是我第二次看到这张幻灯片。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还在为另一个非常不同的品牌工作。这让我确信,肯定有什么事情发生了。我所工作过的许多品牌都有一些尚在建设当中的诸如此类得聊天的项目——语音项目,WhatsApp聊天工具,类似于短信的用户界面。然而,有一些雄心勃勃的人正在努力实现更大的目标,让我们把这个更为宏大的愿景暂时称为“万能机器人”。
什么是万能机器人?
万能机器人是代表某个品牌的对话实体。例如,亚马逊率先推出了自己的Alexa,而现在其他的品牌也在模仿并落实这个想法。
万能机器人可以通过文本进行对话,也可以通过语音进行对话。听上去似乎不太可能,但想想去年创建的Facebook机器人,你怎么能武断地说,它在未来某一天不会成为Facebook品牌的实体化身呢?
换句话说,当聊天机器人发展成熟的时候,万能机器人时代到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它带来的革命性会超过以往所有的变革。
最近我一直在为一个万能机器人项目提供建议。这个领域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而且很多都是品牌此前未曾涉足的概念。我们都应该向这位创新主管一样,好好谈一谈。
这是万能机器人的世界
你可能还觉得聊天机器人依旧只是一个概念或者还没有发生的东西,觉得这应该是好几年之后的事了,对吧?
那很遗憾,你想错了。当今世界,两种万能机器人已具雏形——Google Assistant和Alexa。还有很多像Siri、Cortana和Bixby这样的选手同样希望参与进来。
你可以把他们想象成数字助理或聊天机器人或语音智能,但你可别掉以轻心,谷歌和亚马逊都在为未来做打算。它们希望在将来Google Assistant和Alexa在各自的UI中扮演主要角色,甚至可以完全取代自己的UI。看看今年消费电子展上的谷歌,它们几乎没有出现,而是埋头在为Google Assistant蓄力。
其他小型和不同类型的品牌已经看到了引领潮流的科技巨头所做的努力,它们也在模仿“万能机器人”的概念。今年,仅银行业就推出了Amy,、Erica和Dori三大机器人。
一些最具颠覆性的公司——比如保险公司Lemonade——已经开始采用“万能机器人”作为对话的方式了。这家名为Lemonade的保险公司机器人名为Maya,顾客们被其吸引后,Maya一手主导着与用户们的关系。
品牌正在成型
所以你看,你被说服了吧。向万能机器人的进军已经开始,你的公司也需要做好考量,有所准备。而就是在这一点上,事情变得陌生了起来。
你会发现自己开着莫名其妙的会议,讨论着莫名其妙的话题。“眼睛?还得有眼睛?在品牌层面上,眼睛意味着什么?”
其实这只是一个来自于这些不同寻常的存在性会议的实际引用罢了。
我就这么说吧——你启动一个万能机器人项目时,你的品牌会从假想到现实,从标识到成型。是的,我知道,这像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奥威尔式的想法,似乎突然之间《黑镜》比品牌TOV指南包含了更多的指导意义。令人惊讶的是,过往历史上也曾有过销售人员为了增加存货目录而矫制虚假的品牌的先例。
当我们进入一个新兴的、大规模的商业自动化时代后,你可能会想要追求一些令人不那么毛骨悚然的东西。创建所谓的万能机器人并不仅仅是为了技术,而是为了创建一个客户希望在他们的生活中存在的虚幻的“人”。
当然,你的万能机器人必须要足够智能,回答问题的速度要比网络搜索更敏捷,但是拥有自己的个性同样很重要。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有大量的万能机器人像雨后春笋一般“喷涌而出”。在如今数据极度膨胀的情况下,魅力将是最重要的。
未来我还会谈谈建立万能机器人时需要考虑的一些标识、设计和技术决策问题。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