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放弃平庸员工,腾讯结构化优化,百度鼓励狼性,淘汰小资,蔚来局部优化,提高运营效率,科大讯飞提前吃饭的员工需要被优化,京东淘汰因为身体原因不能拼搏的员工,马云未来每年将会向社会输出  1000 名在阿里工作 10 年以上的人才....

图片来自 Pexels

开篇就是这么吓人的东西,大家其实都有了解,并且已成为饭后谈资。然而你我皆凡人,这些谈资的最终受损者还是你我,资本家只关心资本运作是否健康,利润率是否达标,而你,也属于资本的一部分。

每到裁员的时候各家说的都特别动听,用词优雅,演讲斗气昂扬,让听会者感觉裁员不是公司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我有一张图可以来表达此刻的心情:

生活就是一张欺骗与被骗的艺术。我们害怕的并不是裁员,害怕的是没有保障的制度。

“狼厂”这样的一批公司带坏了整个国内的就业氛围,让所有的公司在效益不好的时候有了榜样。

再加上没有监管的制约,这些公司恶性裁员是不需要接受惩罚的。按照年龄一刀切对于有能力的工作者来说是对职业生涯的侮辱,也是对这个公司职场信誉值的自我惩罚。

而那些学习“狼厂”裁员却又给不起对应报酬的公司更加无耻,他们规避法律风险,有专业的法务团队,普通求职者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说让你滚蛋,你就得立马滚蛋,抗议是无效的,你的反抗在他们看来如同蝼蚁一般,因为议价权掌握在资本家手上,法律不保护贫民?

外国的月亮是不是更圆

外国程序员都是什么年纪

中国的开发者都喜欢拿美国 500 强公司中随处可见 50 岁以上人员仍旧从事一线开发工作来对比。

考虑一下行业地位,比如写 JDK 的那帮人年纪都不小,如果换做是 23 岁的你,让你加加班你能保证写出来的 JDK 不会三天一个小  Bug,一周一个大故障。

另外,一个大龄的 Senior  如果在项目的核心位置把关,在系统架构上控制方向,这种领头羊的地位不是几个新手加在一起就能弥补的。所以国外大龄程序员的存在也许有其必要性。

对于某些核心部分老鸟有存在的价值,对于非核心部分,普通人自然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比如去年 9 月份 FB 员工跳楼事件,因为绩效考核不理想被  PIP,可能是生活压力所以想不开(逝者已逝,没有什么过不去,压力再大无非就是生活艰苦一些,选择活着,世界还大,值得你等待)。

美国的软件行业也非常年轻。谷歌和亚马逊员工的平均年龄为 30 岁,而美国工人的平均年龄为 42 岁。

Hired 9 月份发布的《2019 年度薪酬状况报告》给出了答案:

可以看出国外平均薪资最高是在 40-50  岁区间内,这个阶段的薪资最高,但是可以预见的是这个年龄区间的应该是管理层。同时该阶段的薪资水平也基本陷入了停滞的状态,意味着不会有更多的提升。

再给大家看一下 Stackoverflow 2019 年度开发者调查报告。本次调查对象不包括中国。

受访者的开发经验分布图就显得很奇异,在中国估计不大多见:

可以看到开发经验在 5-9 年的占比 31%,国外也是 30 岁以下的程序员占比最大,而 10-14 年的也占比 19%。

按照中国 23 岁本科毕业,10 年开发经验就是 33 岁左右,硕士 26 毕业,10 年经验大概 36 左右。

而大于 15 年开发经验的占比也达到了近 30%。这个 30% 估计在中国不太可能。

继续看年龄分布:

35-39 岁占比 12%,40-49 岁占比 10% 左右。再到 50 岁往上,外国的程序员估计也干不动了。

下面有统计各个国家程序员的平均年龄的图表:

可以看到平均年龄发达国家基本都在 30 左右,大体以 25-34 岁的程序员为主体。这个平均年龄估计与中国差距不大。

外国程序员加班吗

根据社区反映,外国程序员还真的不怎么加班,除非遇到紧急情况。一般加班也会有完整的加班流程和补偿机制。即便有些时候工作真的做不完,你想加班,在外企也不一定加的成。

加班需要申请,因为超过上班时间公司需要严格按照加班标准支付薪酬,而一般在国外,加班要支付的加班费非常高。

除非十万火急,国外大部分企业是不可能让员工加班的,各种法律条文保护劳动者不是开玩笑的,不遵守分分钟告到你哭。

国外企业不加班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工会。其实中国和美国法律都一样,都是规定每天 8 小时工作制。加班需要付加班工资。

但是美国之所以企业不敢越雷池,主要是有一个逆天的工会存在。美国工会强大到谁都敢怼,美国就发生过警察工会发动警察罢工的事情。警察的雇主是政府,工会政府都敢对着干,还怕你个小小的  IT 企业?

但是只要是个企业就有盈利的需求,那就有加班的情况,如果他们要加班会怎么办呢?目前国外的政策是引诱你主动加班。

这的确是存在是事实。首先是弹性上班制。国外很多程序员与国内的习惯恰恰相反,他们习惯早上早点来,下午早点走,因为正好接孩子放学,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国内是早上晚点来,晚上晚点回去。冷暖自知。

良好的办公环境让你乐不思蜀。众所周知谷歌和微软的办公环境好的让你可以从头武装到脚都不用出园区大门。各种补贴制度的存在让员工乐于加班,享受资本主义的腐朽。

反观国内提倡狼性文化,提倡“年轻人就应该多拼一下”,还有的是大领导不走,所以小领导也不走,所以小小兵也不能走。

所以在这种文化氛围下,甚至还出现了伪加班,早上十点到公司,上个厕所、看会儿新闻、刷刷朋友圈,就到十一点半了,什么工作也没做,然后准备吃午饭。

饭后逛一逛、睡个觉,又到 2 点上班时间了,写会儿代码、刷刷知乎,一下午又过去了,很多公司有免费晚餐,吃完饭回来 7 点左右,再写写代码,磨到 10  点。哦耶,又是充实的一天呢,发个朋友圈给老板知道。

国内外有重大区别的一点是:产品层拍脑袋决策多。

美其名曰:互联网思维、小步快跑、试错思维,其实是没想清楚,反正我就需求一提,技术团队来做,上线后成功了我是产品天才,失败了也没啥坏处。所以 3  天一小版,5 天一大版。

比如:

  • 节假日来了,我们该上个活动了

  • 最近 APP 好像用户增长停滞,我们上个新玩法试试

  • 竞品上了一个功能,我们抓紧时间像素级复制

  • 这个需求老板提的,你说做不做吧

程序员疲于应付业务,输出一些垃圾代码。国外对于产品层面则慎重的多。我们先看一下招聘 JD。

腾讯 2019 年的校招产品经理 JD:

社会招聘中,一般硬性门槛要求主要是本科学历与 3 年以上相关行业经验即可:

总体来看,大量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是由非技术条线(运营、设计甚至是很多传统行业从业者等)转岗,在技术或是商业感觉上都非科班出身。

我们再看一下国外的产品经理 JD,下面是 indeed 的产品经理:

JD 会要求计算机学科或者电子工程学科相关,并且有对应的工作经验。有良好的编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

继续看 FaceBook 的招聘需求:

从最低资格看最低 5 年以上的产品经验,必须有已经成功发布的产品可以展示。

然后强调的是跨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看似云淡风轻的 JD 才是最可怕的。

但是美国产品经理的典型职业路径往往是两种:

  • 大学商科背景、技术工程相关背景又或大学创业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相关认知,然后毕业后成为产品经理。

  • 自己本身就是技术背景的工程师,做了几年后转型成为产品经理。

不同的背景也决定着产品经理的思维和深度。抛去在背景上的不同,国内外产品经理的职责也有区别:

国外产品经理主要负责提供行业或者产品的解决方案,工作中较少关注产品落地的细节,类似一个产品的按钮实现样式这样的功能点可能不是他关注的主要方向,产品的体验部分由  UX 团队来负责,逻辑部分由开发工程师负责。

国内的产品经理更加纵向。一般来说一个产品经理会长期绑定在一条产品线上,这个产品的生存状况和他的绩效是直接挂钩的。

他必须得完成该产品的所有迭代版本的需求,以及后续规划,而研发工程师在这之中起到更多的是辅助作用。

这就意味着很多产品的死活,完全取决于产品的决策是否清晰,方案是否能获得用户青睐。

外国的大龄程序员会不会被开除

相对来说,国外很少出现开除的情况。一般没有到达差的不能再差的地步公司不会主动开除你。

基本有点能力的程序员已经爬到了管理层,有些不是乐于做管理的普通程序员就是喜欢写写代码,日子也过得比较潇洒,周末回家划划船,培养人生兴趣。

还有很多伴随着公司成长的程序员会被公司当做宝贝一样守着,国外公司比较注重软件开发经验积累,熟练工能极大的提升开发流程和效率。

通过以上的对比,国外程序员的幸福感确实比国内要强烈。人多事少离家近,工作与生活兼顾,工作全情投入,生活不忘尽情放纵,总之,这是人过的。

国内的太阳为什么这么亮

活到 35,我对不起谁

在技术圈,有这样一个认知:程序员是青春饭,过了 35  岁能力体力都跟不上,如果还没转到领导岗位,整个职业生涯也就基本无望了。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各种贩卖焦虑的人不时发几篇神文来刺痛你的神经,告诉你 28 还没买房就是失败者,30 还没结婚就是不举,35  还没混到领导层就要退休。

每天被这种新闻翻过来炒过去,它不会让你麻木,只会让你更多恐惧,因为你看着看着,似乎接受了这个你以为是真的的事实。

拿当前中国的劳动氛围来说,动辄 996,不乏 007,试想这些公司给你发 Offer,你上有老下有小,中间两头跑,有几个人能吃得消。

而那些以为混到了管理层就可以摆脱 35 魔咒的人怕是没当过 Leader 不知道。

你可以看看你们公司的 Leader 有几个是比下属走的早的。下面的兄弟 996,而你在  1065,就算上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下面的诅咒也会让你睡不好觉。

华为裁员会拿 10 亿补贴放在这里,让你走你有钱,该补贴的钱一分不少,我们就是要能加班的,这是摆在明面。

还有多少公司是来阴的,通过合法的手段规避法律风险,将企业的成本分摊到劳动者头上。

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个时代好在时局稳定,国泰民安,坏就坏在社会在发展,配套跟不上。

社会本来是需要有行业经验的人来支撑,但是这个又分行业。IT 行业可能打破了这个规律,老员工的优势是经验和人脉,但是 IT  行业新概念新事务层出不穷,面对行业最新技术,35 岁的你永远没有 25 岁的他学的更有激情。

而这个行业起决定性的也是新技术,VR,人工智能,面对这些,工作了 10 年的你一样要跟 25  岁的他从头学起,此刻的你们是同一起跑线,那么企业会选择要你还是能加班的他呢?

中年真的危机吗

从法律层面讲,劳动者与企业就是雇佣的关系。劳动者有选择企业的权力,企业也有解雇劳动者的权力,谁选择谁,谁被选择,取决于双方的筹码。

老板最需要的,是能把自己的意愿落地成现实的人,而不是处处和自己唱反调、出工不出力的人。

劳动者最需要的,是能提供良好劳动环境,支付性价比高的报酬的公司。在职场,还是要靠能力说话,在这个年代,年龄并不天然等于能力。

有些人做了 10 年,经验只有 2 年——因为他 2 年的经验,用了 10 年。有的人做了 1 年,经验却有 3 年,因为他通宵加班了 1  年。(开玩笑,不要打死我)因为他用一年的时间钻研行业技术,了解行业规则,知道工作要什么所以学什么。

科技前沿的工程师专业技能有 “半衰期”这么一说,所有你现在努力学习的知识都会过时,20 世纪 20 年代,工程师学位的半衰期大约为 35 年。

而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这个时间变成了 10 年,而 21 世纪的今天,这个周期为 3 年,甚至在某些细分领域变得更短。

知识更新迭代太快,科技行业尤甚,这个感知可能是现代公司都雇佣年轻员工的主要原因。年轻人更聪明,生活也简单。

他们可能还没有孩子,也没有组建家庭,精力可以都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那就是工作)。

所以要想保持 35 岁还有一样的职场竞争力,需要的不是你更能加班,更重要的是在半衰期内完成技能迭代。

比如:

  • Java 之父 James Gosling 创造 Java 的时候已经 40 岁。

  • Python 是 Guido van Rossum 在 35 岁时创造的。

  • Bjarne Stroustrup 在 35 岁时创造了 C++。

  • 在 2009 年,Ken Thompson 以 66 岁的高龄和 53 岁的 Rob Pike 等人发明了 Go 语言。

无一例外,他们是在做创造性的事情,年纪大对他们有影响吗?我想不会。

你可能会说我的工作就是搬砖,不停地搬砖,重复的搬砖。国内确实是这样,80% 的互联网公司写出来的代码就是搬砖。

但是请记住,如何使你的搬砖不要成为 “2 年的经验用了 10 年” 在于你在搬砖的过程中有思考如何更高效的搬砖。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工种来说,30 岁到 40 岁之间是人生的黄金年龄段,这个阶段的我们,工作上有了丰富的经验,事业上也能够独当一面。

同时在生活上趋于稳定,有了更多的精力来思考人生是什么,自己想要什么,这就意味着这个阶段的人应该是其职业生涯中最富有创造力的一个阶段。

但是如果在工作阶段中不愿意去学习新的技术,就很可能会失去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了这样的竞争力就很难会在35岁前后的淘汰期中存活下来。

国内就业环境不比国外,人口红利仍旧存在,你不加班,有的是年轻人顶替你的职位。14 亿人口基数在这里就注定了竞争力。

这几年 IT 行业培训机制完善,大批非专业相关人士通过培训转行拉低了就业门槛。

当然不是说培训就一定没有优秀的人才,只是它的存在让国内 IT 产业趋于弱智状态,高端的岗位招不到人,低端的岗位也招不到人。

原因在于大多数学生在学校不知道社会需要什么人,而培训机构的教学状态只能告诉你社会大概需要这样的人,能不能成为看天分。

所以国内真正的去定义程序员这个行业很难,有些企业就是做一些搬砖的工作他招聘一些技能点很低的工作者也能满足需求。

行业性质决定了工作者的属性,做火箭发射工作的必然要懂得全部相关知识,不然一个失误损失的就是天价的金额。

而简单做 CRUD 可能只需要了解 CRUD 的构成,就算出了问题,也有修复 Bug 的机会。

在这种环境下工作者只能独善其身,完善自我,尊重行业,尊重知识。如果你本身热爱,就要以爱之名接受它,如果你只是因为它能挣钱为了谋求一份工作,也请你尊重它,因为它能带给你钱。

半生归来,纵然你已不是少年,但愿:

作者:rickiyang

(文章来源:博客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