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的 3 个小目标,实现了 1 个,还差 2 个。
5 月 26 日上午,美团市值首次突破一千亿美元。这意味着美团正式成为继阿里和腾讯之后,国内第三家市值破千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
这天,一向喜欢以“战争”描述自己创业历程的王兴在饭否上发了一条意味深长的动态:“长征,1934 年 10 月从闽西赣南出发,1935 年 10 月到达陕北,历时 1 年”。
截止 6 月 1 日收盘,美团总市值为 1127.493 美元,大约相当于 3 个百度(367.24 亿美元),1.6 个京东 (794.94 亿美元)。
用王兴自己的话说,美团是他 15 年创业历程中经历“九败一胜”的项目。2018 年,成立 8 年的美团在港交所上市,如果说,这是王兴创业“长征”中的第一个关键节点,那么突破千亿市值便是第二个关键节点。
王兴喜欢做大胆的预测。在 2013 年的美团年会上,王兴提出要在 2015 年实现千亿交易额,2020 年实现 10000 亿交易额。当时,外界不少人并不看好这个目标,认为其激进、疯狂,在“放卫星”。
2015 年,王兴将千亿目标提至 1300 亿,万亿目标不变,并又新增了一个小目标,“我认为我们完全有机会打造一家超过 1000 亿美金市值的公司”。
5 年后,王兴实现了“千亿美元市值”的梦想。
2019 年,美团全年实现营收 975.29 亿元,距离千亿只差“临门一脚”。2020 年,适逢美团成立 10 周年,在这样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年份,剩下的小目标 — 千亿营收、万亿交易额又能否实现?
重回亏损:盈利被疫情阻断
肩负着重要目标的 2020 年,可能情况并不乐观。
伴随着 2020 年第一季度财报的发布,美团一脚迈进了千亿市值的门槛,但这份财报的数据却并不十分好看,甚至个别板块出现了有些“危险”的倒退。
一季度财报透视出了这家极度依赖线下实体的平台型企业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来临时所暴露出的短板。
疫情对美团的营收造成了沉重打击。财报显示,美团 2020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 168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12.6%,环比下降 40.5%。一季度经营亏损 17 亿,同比扩大 31.6%,经营利润率由负 6.8% 减至负 10.2%,经调整亏损净额为 2.2 亿元。
这意味着,美团此前自 2019 年第二季度首次实现盈利,并连续保持了三个季度的盈利局面被打破,又回到了亏损的日子。
外卖是最大业务,但不赚钱
因疫情导致的全面“封锁”,为美团的两大主营业务餐饮外卖,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外卖是美团的基石,贡献了近 6 成营收。2020 年第一季度,美团餐饮外卖收入 95 亿元,同比减少 11.4%;佣金收入 86 亿元,同比减少 13.7%。这主要是因疫情期间交易用户的购买频率下降,及临时佣金返还及豁免政策、订单组合的变化导致的变现率下降所致。
2020 年第一季度,美团实现餐饮外卖交易笔数 13.7 亿笔,比去年同期下降 17.3%,比 2019 年第四季度环比下降 45.1%。第一季度,美团餐饮外卖业务的变现率由 2019 年同期的 14.2% 降至 13.3%。
受各地市场管控措施、大学尚未开学、外卖高频用户在家办公等因素影响,截止到 3 月底,美团的外卖订单量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仅为疫情前的 75%。
但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疫情促使消费者更关注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高的品牌餐厅。这些品牌餐厅开始与美团合作,因此第一季度来自品牌餐厅的高价值订单的贡献显著增加。财报显示,每笔餐饮外卖业务订单的平均价值同比增长了 14.4%。
疫情期间,外卖成了不少中小型商家的唯一收入来源,它们对外卖营销的重视增强,这促使美团餐饮外卖业务中包含的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20.9% 至人民币 9.2 亿元。
随着各地复工生产,消费者需求恢复,截至 5 月上旬,外卖订单量已恢复至疫情前的 90%。
不过,该业务的盈利能力仍不容乐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王兴判断,随着商家的广告需求反弹,外卖业务的整体变现率可能会略有回升,但仍低于 2019 年。
“现金奶牛”到店和酒旅业务,受打击最重
外卖业务体量庞大,但长期陷于亏损中,它承担着整个美团生态的流量入口,真正赚钱的业务是到店、酒店和旅游业务。
这项“现金奶牛”业务在疫情期间受到的打击却最严重,到店、酒旅行业在今年 2 月份处于完全停业状态。
财报中的“环比”数据下滑情况尤其“吓人”。2020 年第一季度,到店、酒店及旅游收入 31 亿元,同比下降 31.1%,环比下滑 50%,已经腰斩;该业务的经营溢利为 6.8 亿,同比下降 57.3%,环比下降 70.8%,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 13.5%,环比下降 14.7%。
因为绝大多数到店服务并非刚需,且一些娱乐服务涉及密切接触,加之地方政府施加管控措施,到店业务的佣金、收入同比下降了 50.6% 和 62.6%,到店业务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同比下滑 8.2%,环比下降 39.8%。
酒店业务亦遭一记重锤。由于旅游禁令,很多消费者自我防疫意识提升,取消了出游计划,2020 年第一季度,美团平台上国内酒店消费间夜量同比下降了 45.5%,环比下降了 61.1%。
相比外卖业务,到店和旅游业务恢复元气要花费的时间会更长。王兴判断,因消费者对卫生的担忧将持续,城市旅行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他预计,酒店预订业务的体量和收入增长在第二季度将继续为负数,甚至在 2020 年全年都将为负数。
新业务“疫”外迎来窗口期
新业务是美团 2020 年一季度唯一实现增长的业务。
财报显示,2020 第一季度新业务及其他分部收入 42 亿元,同比增长 4.9%,环比下降 31.5%;新业务及其他分部经营利润率由 2019 年第四季度的 -21.7% 扩大到 2020 年第一季度的 -32.7%;新业务及其他分部经营亏损较 2019 年第四季度扩大至 14 亿元,扩大 3.4%,由于共享单车折旧减少,网约车司机相关成本及 B2B 餐饮供应链服务销货成本减少,经营亏损同比收窄,经营利润率改善了 32.3%。
美团新业务包括餐饮管理系统及 B2B 餐饮供应链服务,共享单车和网约车,食材零售服务三块,具体包括美团闪购、美团买菜、网约车、共享单车、美团金融、快驴等细分业务。
金融业务成最大亮点
金融业务是这次财报中一个很大的亮点。尽管新业务整体营收增长,但大部分新业务还是受到了疫情的冲击,例如共享单车、网约车等,金融业务是少数获得增长的业务之一。
美团表示,新业务及其他业务的收入由 2019 年同期的 40 亿元增加到 2020 年第一季度的 42 亿元,主要是由于美团闪购及小额贷款业务收入增加所致。
小贷业务及生意贷是美团金融重要的营收来源。疫情期间,美团小贷业务格外忙碌,平台上很多中小商户面临经营难题,美团针对这些商家提供了优惠贷款等帮扶支持。据悉。目前全国有超 2 万家商户获帮扶,截至 2020 年 3 月底,美团生意贷累计发放贷款超 382.84 亿。
财报发布次日,美团宣布推出“春风计划”,作为计划举措之一,美团将在金融领域持续投入,推出优惠贷款、安心消费等措施继续帮扶小微商家。金融小贷无疑将成为 2020 年美团重要的增长力量。
5 月 29 日,美团金融又放出了一个大动作。美团版花呗“月付”正式上线,此前,“月付”已试运营近一年。
“月付”由美团之前的“买单”升级而来,其功能与蚂蚁花呗高度类似,拥有先享后付功能,这意味着在美团上不论是点外卖还是其他“玩乐”体验,都可以先“赊账”了。通过“月付”还能享受美团全消费场景下的叠加优惠权益,针对不同资质的用户有不同的额度,可在规则还款日前还款。
“月付”的正式上线无疑昭示了美团的金融野心,或许不久之后,一场与支付宝之间的正面交锋即将展开。
美团买菜、闪购需求增加,无接触配送显身手
疫情期间,美团闪购、美团买菜、美团食品零售服务需求激增,除了外卖,其他生鲜用品、日用品、药品等生活必需品在美团平台上订单量暴增。美团闪购数据显示,在 1 月 26 日至 2 月 8 日期间,米面粮油、调味品、生鲜果蔬、休闲食品等品类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 400%。另外,由于传统食品配送供应链中断,美团 B2B 供应链平台“快驴”订单量也倍增,其主要为餐饮商户提供食材供应。
正如王兴所说,“疫情发生后,大众的消费习惯明显改变,逐渐从线下向线上转移,为美团培养了新用户并完成了非餐业务外卖配送端的市场教育,有利于外卖渗透率的提升”。
财报中,美团首次透露,其已在 2020 年第一季度推出一个独立品牌,名为“菜大全”,旨在赋能传统农产品市场进行数字化运营,更高效地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生鲜食品。
值得一提的是,无接触配送在美团在疫情期间的配送服务中大显身手。疫情发生以来,美团率先在武汉试点无接触配送,并逐渐推广至全国。今年 2 月,据美团外卖发布的无接触配送报告显示,在 1 月 26 日至 2 月 8 日期间,采用“无接触配送”的订单占到了整体单量的 80% 以上。
无边界的长征,何时到达终点
危中有机,这次疫情为美团带来了一次结构性的调整。疫情会暂时冲击美团的线下业务,但不会从根本上动摇和阻隔美团的基本面和它变大的前景。
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在这份并不好看的财报出来后,美团在资本市场却大受追捧。
“资本市场是‘买’预期‘卖’事实的,一般在财报、季报等关键时间点,股价会因为披露的财务数据相对投资者先前预期的优劣有所波动”,资深财务分析师“混不吝”向 InfoQ 表示,“疫情期间大部分投资者认为美团财报会受到较大影响,但实际财务表现还好,新增用户还在增长,外卖已经提价,未来疫情终会过去,因此股价上涨了”。
“混不吝”认为,外卖业务的变现率随淡旺季有波动,疫情期间下降属正常波动。且美团的收入、毛利、现金流本身具有较大的规模效应,疫情期间销量受较大影响,这些指标同比下滑也是正常现象。
美团外卖虽已占据国内市场近 7 成份额,但外卖行业仍然存在较大增长空间,美团相对竞争对手的市占率已经处于绝对优势,外卖业务本身偏重,进入壁垒已经形成。且疫情也促进了线下向线上的转型,长期来看,这对美团是利好。
不过,在美好的前景到来之前,美团外卖发展的隐忧已不容忽视。
近年来,商家与美团之间的佣金矛盾日益尖锐。去年 4 月 10 日爆发的“围攻美团”事件便是矛盾激化的体现,当时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公开发布了致美团外卖的联名交涉函,指责其涉嫌垄断、抽取高额佣金,并要求美团减免高额佣金。除高佣金外,美团的“二选一”霸王条款,也让很多商户叫苦不迭。
实际上,已经有很多商家正在“逃离”美团,转去佣金更低的平台,譬如美团的竞争对手饿了么。
这是美团必须要权衡的问题,降低佣金便意味着收入减少,而提高佣金又会加速商家的离开,到头来反倒成了为竞争对手做“嫁衣”。
在外卖领域,饿了么虎视眈眈,新的对手随时都在冒出来。例如今年 3 月,顺丰就上线了丰食,据悉,丰食的佣金非常之低,仅千分之三,这样的政策势必会吸引很多商家入驻。尽管顺丰低调回应没有与美团、饿了么对着干的意思,但王卫的本地生活野心可见一斑。
内忧外患之下,美团对待抽佣问题的态度也审慎了许多。这次财报中,美团没有提及是否提高了佣金,它表示,在疫情期间为商家提供了一系列的返佣、补贴和免费流量支持政策。
现在,美团已经不单单只是那个“吃”出来的平台,多年来,它一直在积极推进“Food+Platform”平台战略,加速扩张成“巨无霸”。其已发展成为一个集餐饮外卖、到店、酒店及旅游服务、新业务及其他为一体的中国最大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美团什么都做,以致于外界形容其越来越“无边界”,不过于一众业务之中,“吃”似乎还是最重要和最成功的,现在这些新业务尚在孵化阶段,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一个代表性的成功产品。
例如于近期宣告失败的美团云业务。5 月 31 日 0 时起,美团云将停止对用户的服务与支持,并回收资源。从 2012 年开始投入,运营 8 年的美团云虽然并没有在公有云市场上刷得什么存在感,但其最终走向“死亡”的结局,也不免令人惋惜。在它之前,死掉的还有“共享充电宝”、“松鼠便利店”等项目。
新业务一个接着一个扩展,却不见“开花结果”。不乏有质疑的声音认为,美团除了“吃”,还有什么?
早前,美团高级副总裁王慧文曾在内部邮件中阐释美团探索新业务的逻辑,他表示,新业务很容易失败,这是客观规律。美团不必回避这个规律。他也表示为了提高成功率,需要沉淀和更新新业务探索方法论。
新业务代表着美团的格局。王兴一直在致力于做大美团的格局,“格局输了,不管多努力都是不可能赢的”,他曾在一次公开场合分享道。
他也一贯主张长期价值。王兴的榜样是贝索斯,后者一直提倡的长期价值是亚马逊成功的法门之一。贝索斯不追求短期盈利,并不断投资新业务。王兴也正在走和偶像一样的路线。财报发布前 2 天,王兴在饭否上评价贝索斯,“即使是今天,绝大多数人依然低估了贝索斯”。
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王兴谈到新业务时多次强调要看长期,他认为,美团是一家以长期为主的企业,过去 10 年外卖业务已经打下基础,接下来,美团会通过持续投资新业务、投资包括 AI 在内的新技术,以让美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够在技术方面立于不败。
这次疫情让美团新业务迎来了发展的窗口期,但新业务什么时候能成为美团营收的第二增长极,成为美团实现千亿营收、万亿交易额目标的核心推动力,仍然需要时间。或许还要经历一段长征,或许答案就在美团的下一个 10 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