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宽指出,如果从过往的历史来看,现代人类具备的“虚构想象”能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对于元宇宙,只有突破现实的束缚,把握人类文明发展的底层逻辑,才有可能预见到元宇宙会带来的未来场景。

【51CTO.com原创稿件】 过去一年来,元宇宙成为企业和投资界和投资人共同关注的话题。对于元宇宙,各界人士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关注点,在日前51CTO主办的MetaCon元宇宙技术大会上,万般世界文化科技创始人,科幻作者,虚拟空间学者王宽带来了主题演讲《从田园牧歌到虚拟城市》,从一个独特视角来讲述元宇宙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王宽指出,如果从过往的历史来看,现代人类具备的“虚构想象”能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对于元宇宙,只有突破现实的束缚,把握人类文明发展的底层逻辑,才有可能预见到元宇宙会带来的未来场景。

本文摘选其中精彩内容,统一整理,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思维的启迪。

一、田园牧歌的演化逻辑

要从科幻的视角跟思维方式理解元宇宙,不妨先回顾一下宇宙和人类的历史。

科学界认为,宇宙起源于138亿年前的大爆炸,大爆炸之后,宇宙当中普遍发生的一个现象,就是无数的微小颗粒发生随机的聚合,由此产生了很多新元素。

这种粒子的聚合,与三氯化钴在溶液当中生成的过程非常相似,尽管看上去非常复杂,但实际上是由非常简单的过程组合而成的。

CoCl2在Na2SiO3溶液中

聚合的过程持续了100亿年左右,到了38亿年前,单细胞的生命体开始产生。虽然单细胞看上去非常简单,但它的内部已经有了非常多的分子跟原子,甚至包括DNA这样的大分子,这些让细胞具备生命特征。单细胞会发生更多的聚合,形成多细胞生物。

到了250万年前,细胞的聚合导致了生物种群的进化,在非洲热带雨林产生了非常丰富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产生了一种智慧生物,叫非洲智人。

当时,实际上是多种人类长期并存,智人只是其中一种,另外还有欧洲和西亚的尼安德特人、东亚的直立人、印度尼西亚的梭罗人,还有东非的鲁道夫人。

在智人向周边区域探索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其他人类,彼此相互争抢地盘,这个过程相互之间就要打仗,最后要抢到整个区域,作为自己一方的落脚地。

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生了很惨烈的战斗。有一部电影叫《最后的尼安德特人》,为什么叫“最后”呢?因为尼安德特人最后被智人消灭了。

消灭掉以后,从6.5万年前一直到1.5万年前,智人迅速地征服全球,从非洲一直向欧洲、向亚洲包括中国、澳大利亚、北美洲、南美洲开始迁徙,这个过程当中,不光是智人跟其他人类竞争,还跟大型动物竞争,最后地球上智人开始慢慢增多。

智人迅速征服全球

为什么最后是智人胜出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很多历史学家给出了比较明确的答案,其中一种答案是《人类简史》这本书里说的:如果你跟一个猴子说,只要它现在把香蕉给你,它去世以后就可以到达一个猴子的天堂,那里有吃不完的香蕉,相当于它失去一个香蕉,但是它将来会得到更多的香蕉。

这个故事猴子不会相信,但是智人会相信这个故事。

这就很有意思了。

所以,为什么智人会胜出,答案是智人与智人一起想象出虚构的故事。举个例子,当智人在河的两岸互相打仗的时候,智人会集体想象出一个将来要发生的战斗过程,智人需要构思战术和分工,比如,谁负责进攻,谁负责防守。所有的这些策划实际上都没有发生,但是他们当时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事先把未发生的战斗过程构思一遍、虚拟一遍,然后大家都相信将来会胜利,所以才会去行动。

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虚构故事可能是智人区别于其他人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智人部落的人数,当时一般是50人左右。现在有一个社会学理论说,人际关系的上限是148人,这两个数值相差不大,这说明我们作为智人的后代,身体包括大脑的进化并没有多大。

但现在的社会情况,跟当时的社会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经常一件事都会有超过150人参与,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这依靠的是“弱关系、信仰与使命、组织与结构”,后面的几个词还是虚构的故事,它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想象。

“大规模人类合作的根基,其实就是集体想象中的虚构故事”。

“联合国要求利比亚政府尊重公民权”,这句话里的故事其实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当中,它实际上是非常虚拟化的事情。这种事情看不着,也摸不着,但全世界的人民都相信它是客观存在的,而且非常稳定,大家都会遵守每一个词背后所代表的规则,这是我们作为智人的后代拥有的非常棒的能力之一。故事赋予了人类组织巨大的力量。

二、城市的进化史

现在的城市规模相比于当年的部族来说非常大,每一座城市实际上都是一座虚构的故事。举例来说,北京和上海,不仅是地理上的区别。在大家心目当中,北京跟上海是完全不同的两座城市,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性格很不一样。这两座城市里发生的事情也非常不一样,北京是行政中心,上海是金融中心。这样仔细来看,这两座城市,只有实体非常像,而实体之下是不同的虚构故事在支撑运转。

50人的原始部落是刚才田园牧歌式的开端,大家都在森林当中去寻找食物,这种生活方式非常休闲,唯一不休闲的事就是遇到猛兽的时候会非常紧张。

再往后发展,百人规模的人类村庄,比如绩溪是安徽的一个自然村落的遗址。现在这个村庄还在运转,但是村庄的规模停留在几百人的规模,不再扩大了,因为它里边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方式一直没有变,就是周边的农耕式的生活方式,这实际上是当年部落延续下来的状态。

百人规模的人类村庄

威尼斯也是几百年前的状态,这跟绩溪已经非常不一样了。威尼斯变成了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可以容纳上万人。它是怎么诞生的呢?当时整个欧洲地区甚至包括东方的很多商人,在这个地方进行商品的交换,这种交换行为需要场所,商人需要住下来,慢慢地,威尼斯就变成了一个世界级的商业流通中心,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城市从村庄变成现在的样子,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商业交流和协作。

苹果公司总部的形状和规模非常让人吃惊,它是一个环形的建筑物,容纳了整个公司的所有人。这个建筑物的外观实体的形状是取决于苹果公司的文化,包括乔布斯关于苹果产品的思考与定位。

苹果公司总部

所有的这些都是虚构的故事。这种虚构的思想、文化最后会非常深刻地影响到我们整个城市的外观和具体形状。

总而言之,城市是人与人聚集并在一起协作的地方,关键词是聚集和协作。

三、智能革命使城市剧变

21世纪,世界正在发生非常剧烈的变化:信息革命正在消融城市结构。

过去20年大部分的购物行为已经转移到了线上,这个过程当中短路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物——城市。完成电子商务的行为闭环的过程当中,里边已经没有城市的位置了。

还有卫星网络,导航系统能让人从天空上看到这个城市的基本脉络,这些信息突破了二维城市的状态,实现了上帝视角。这也把城市的基本结构短路掉了。

卫星网络突破二维城市,实现上帝视角

当大家花时间在游戏上时,比如一天花6个小时在打游戏,这6个小时里,周边的城市在大脑当中已经退居二线了,人面对的是一个规模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的线上社区,因为人在游戏里要完成各种社交行为。一个游戏就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可以想象现在有这么多游戏,到底有多少人在线上的社区当中了。

还有规模更大的短视频社区,这种社区同时在线的人数是上亿人,而且人们在诸如抖音上可以做很多事情,包括购物、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生活、学习等。这种社区的人口规模已经超过了大湾区,相当于超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城市群的人口规模,而且非常活跃。

线上的聚落像极了城市,但是还不是城市,因为人们的体验很不一样:人们仍然是隔着屏幕去参与线上的这种聚集活动,但是这种交互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第三人称的关系,你面对的是一个非常小的屏幕,你永远觉得这个屏幕是离你很远的。线上社区如何转变成城市呢?答案是3D沉浸式交互,就是现在元宇宙当中公认的最有希望的技术。3D沉浸式交互可以使线上的聚落、线上的人与人的相聚,真正成为城市。

四、城市进化的三大方向

未来城市将进化成为三种状态:物理城市,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由柏油马路、树、公园组成的城市;混合城市,是物理与数字的内容混合在一起的城市;虚拟城市,即完全线上的城市,跟线下几乎没有关系,除了购物以外。

物理城市

物理城市(Original Urban),简称ORban,其终极形态是蜂群城市,即 Swarm Urban。现在已经有了电动车慢慢进化成可移动的房屋、可移动的生活空间这样一个趋势,如果电动车能飞起来,那每个人居住的房屋也将进化成可飞行的房屋,也就是说将来的某一天房屋、汽车、飞机这三种空间实际上是同一个。

王宽在科幻小说《沙漏》里对蜂群城市原型进行了构思,这篇小说刊登在刘慈欣、孟建民主编的《九座城市万种未来》上。

这个故事里,蜂群城市是非常高的,大概是迪拜塔的十倍,之所以这么高,是人希望尽量大地聚集在一起,尽量多地把空间还给大自然。

蜂群城市设计原型

当飞行房屋把飞机跟汽车整合在一起后,这种空间可以像蜜蜂一样,可以落在这个垂直的城市上,也可以飞到下一座城市。将来的城市极有可能是这个状态,而不是现在的这种非常平地延展在土地上的状态。

 为什么现在的城市是平的、二维的?因为现在的交通工具受限,人们骑自行车、开车、走路都是二维的,但是如果飞行房屋普及以后,大家的空间行为会变成三维的状态。

混合城市

混合城市(Augmented Urban),简称ARban,是AR交互的主要应用场景。

现在在国外比较常见的几种AR设备,包括微软、Meta,还有Magicleap的AR眼镜。

Microsoft、Meta、Magicleap 的AR眼镜

国内现在比较受欢迎的AR眼镜,叫Rokid Air,眼镜形状已经非常接近现在的近视眼镜的尺寸了,可以预计,将来其尺寸会更小、更方便。

Rokid Air AR智能眼镜

那时,可以通过头戴式显示器的方式,将城市的三维体验真正地带到人们的大脑当中,这是线上内容真正开始城市化的一个关键性转折。

Magicleap的孪生城市的混合系统,是未来的混合城市的一个构想。在这个混合系统里,最底下是真实的物理城市,再往上有很多层,每一层是关于这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层,叠加起来,通过AR眼镜就可以产生真正的交互。

Magicleap混合城市系统

在混合城市里,建筑物本身也是虚实结合的,上面有非常多的信息。甚至每一个动物都有自己的信息展示系统,可以跟人之间产生交互,比如,人可以通过AI听到小鸟在说什么。此外还有数字人与人、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也可以通过三维数字信息的方式进行。

虚拟城市

虚拟城市(Virtual Urban),简称Vrban,主要是VR交互的应用场景。相对AR来说,VR的成熟度要更高一些。

字节跳动的VR设备Pico neo3


 在VR里所有的内容都是数字化的,人在这个空间行走、行动、与人互动需要一个虚拟的身体作为载体,这个载体可以用电影里的阿凡达来理解。如果把虚拟城市看作一个数字产品来进行技术分析,就能得到这样一个基本逻辑,即虚拟身体的聚集空间就是虚拟城市。

基于这个逻辑,可以有几个推论。

推论一,虚拟城市里边可以没有马路,虚拟城市可能与物理城市长得非常不一样。物理城市里行动方式有三种,静止、步行、车行,三种行为方式里步行每秒一米,车行每秒十米。但是在虚拟城市里,不需要车行,速度也没有意义,因为在虚拟城市可以实现瞬移,即在虚拟城市里,身体的跨越可以瞬间移动到你想去的地方。

推论二,虚拟城市的功能与物理城市很不一样。衣食住行是物理城市的基本功能。衣要遮蔽身体,还要保暖;吃是维持身体的能量;住是休息、工作、学习;行是高效地移动身体。这几种最基本的事情,也是人们在城市里觉得安全的基本保障。但在虚拟城市里,有些事情就不需要了。

首先穿衣服不需要保暖了,只要好看就可以。吃和睡觉都不需要了,行还是需要的,所以虚拟城市只有衣住行这三个元素。

推论三,虚拟城市不需要独立的经济系统。对于元宇宙,曾经有观点认为,元宇宙需要一个独立的经济系统,一个独立于官方的货币体系。但这种观点未必对。

2012年左右,有一个非常受欢迎的3D虚拟社区,叫Second life。

现在这个虚拟社区正在衰落,它的用户量在越来越少,原因是这个虚拟社区有独立的经济系统,但在人数最多的时候产生了经济系统的崩溃,比如通货膨胀等。

2012年广受欢迎的Second Life经济系统崩溃导致整体衰落

为什么独立的经济系统会崩溃呢?因为人类的经济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而在历史非常短暂的这种虚拟社区里,是不足以形成足够稳定的经济体系的。所以虚拟城市可能仍然要以国家的货币经济系统为基础。

比如在虚拟城市里的购物行为、消费行为,跟物理城市的物价是锚定的,虚拟币跟真实货币的兑换也是一个稳定的关系。
推论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虚拟城市里有一个数字分身。基于动作捕捉,真人与虚拟空间里的数字人实现基本的控制和交互,这个技术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了。

现在有一个VR游戏,叫VR Chat,每一个用户在游戏里都有自己的一个数字化身,而且数字化身可以自定义,周边的城市场景也非常丰富多彩。

VR Chat中用户的合影

通过这张合影,大家其实已经可以体会到传统的交互方式无法体会到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当用户有了数字身体,身体与身体之间的的交互方式,跟用社交软件聊天感觉是非常不一样的。这也是虚拟城市带来的一种可能性。

在技术(包括AI、交互设备等)的加持下,这种理想化的数字生活方式一定会实现。